
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宜宾市三中
宜宾市三中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学校建于1926年春,始称宜宾县立初级中学校,1942年设高中部,1952年更名为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195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完全中学,定名为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世纪之交,市委、市政府为适应现代教育对优质高中的要求,将宜宾市三中的发展列入宜宾大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对学校整体南迁办学。经过三年的努力,总投资上亿元的新三中于2002年秋期正式投入使用。现学校共占地206.9亩(其中老校区23.3亩),校舍建筑面积76268平方米。在三中崭新校园里,有宏伟气派的校门、别具一格的园林、精心设计的雕塑以及音乐喷泉等充满文化意味的特色建筑;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设计和建筑一流的科技实验大楼、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育教学设施;拥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高质量人造塑胶草足球场、全塑胶篮球场、排球场、标准的游泳池、格调新颖的体艺馆等体育设施;有设备齐全、极具现代化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备;有充满个性化、功能配套的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学校现有教学班62个,学生3600余人,在职教职员工240人,教师209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后备人选9人,高级教师69人,受国家级表彰8人,获省级表彰25人。
学校自1980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以来,宜三中人自强不息,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团结求实的作风,开拓进取,勤奋耕耘,先后荣获全国体育人才试点学校、中央电化教育教学实验试点校、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全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会员学校、全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会员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校、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省中学生排球试点校、省18岁成人教育示范学校、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宜宾市文明单位、宜宾市园林式单位、宜宾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并与英国莱斯特郡伯斯瓦茨社区学校结为友好学校。2003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评估验收,2004年1月17日省教育厅正式下文予以确认。
面对宜三中发生着历史性变化的关键时刻,现任领导班子在深入总结77年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吮汲学校悠久的历史传统,立足学校现实需求,前瞻学校可持续发展,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提炼,提出了宜三中的办学思想:“务本、崇实、和谐、发展”。围绕这一办学思想,学校提出了“德、能、勤、笃”的校训,倡导“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勤学好问、乐群互助、整肃严明、丰富多彩”的学风,“团结向上、广采深钻、拼搏自强、创造奉献”的教风。同时还提出“管理优良、质量突出、特色显著、省内一流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努力为国家、社会培养一大批“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厚实,特长明显”的后备人才。
全新的办学理念带来全新的办学效果。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8个,省级68个;教师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8个,省级27个;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及艺体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75个,省级奖励218个。学校在参考学生人数较少、入口生源质量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每年高考上线率均保持较高水平,高2002级高考全市应届理科前十名,宜三中占5人,考上北大、清华、复旦等全国名牌重点大学的学生人数居全市第一。高2003级高考再次取得显著的成绩,重点本科、本科上线率以及考入清华、北大、复旦等重点大学的人数居全市第一,各项升学指标统计获得11项全市第一。同时,学校结合南迁办学、跨越式发展的实际,实施扩大招生规模,拓宽招生空间,改善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的战略,使学校办学规模呈逐年跨越式递增, 2001年学校毕业10个班,招收14个班,班级增长40%;2002年毕业10个班,招收18个班,班级增长80%;2003年毕业11个班,招收24个班,班级增长118%。在多年的发展中,宜三中还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其面向世界的英语教学特色与和谐发展的艺体教育特色在周边有着广泛的影响。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目前共承研课题21个,参研人员124人,课题中有省级课题6个,市级课题4个,校级课题11个。多年来,学校教师在国家、省、市级的各类刊物上发表科研文章共368篇。
学校地址:四川省宜宾市长江大道东三段 邮编:644002
联系电话:0831—2361007 传真:0831—2361111
学校网址: Http//www.yb3z.net 电子信箱:yb3z@163.com